学前情境教育催发儿童创造力——南通大学“学前情境教育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纪实

      中国情境教育由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创立,是中国本土教育八大流派之一。情境教育“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将儿童创造教育作为情境教育的“高境界”,聚焦儿童的创新精神,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重视儿童的创新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南通大学专门成立情境教育研究会,系统研究李吉林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中国情境教育。

 

一、由传统文化“意境说”滋养的情境教育向前延伸,构建“学前儿童创造教育的情境驱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正体现了这些特点。她立志从中华文脉中探寻适合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从古代文学名著《文心雕龙》与《人间词话》中得到启发,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将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理论“意境说”创造性地运用到当代儿童教育中,将儿童带入真实世界,由此开启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验旅程,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情境教育后来逐步向其他各科教学以及向课外活动延伸。李吉林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200余篇关于情境教育研究论文,出版20部情境教育专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情境教育学派,被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誉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李吉林曾深情地说过:“虽然一直在小学,但我心里对幼儿园的儿童和学前教育总有挥之不去的情结和向往。学前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我总希冀着情境教育能在儿童早期就发生作用,以使他们发展得更好、更充分”。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与实验”期间,中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灿明教授的科研团队将情境教育向前延伸至学前阶段,在南通市实验幼儿园、通州区幼儿园、如皋市东皋幼儿园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学前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开创了全国学前情境教育研究的先河。实验过程中对473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进行量化测验,对96名儿童进行了质性追踪研究,完成了44个优秀实验课例。采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 ofCreative Thinking, TTCT)作为测量工具,对实验前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实验之前,小班实验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中班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存在显著差异,实施两年的学前情境教育后,不管是小班还是         中班的实验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总得分和分项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情境教育有效促进了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南通大学研究团队和幼儿园一线教师,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总结学前情境教育的内涵以及学前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模式。学前情境教育通过师幼共建的优化情境,如感受情境、审美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理蕴情境,激发儿童积极的学习情绪,引导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将情境教育贯穿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开展学前情境教学活动、学前情境区域活动、学前情境生活活动、学前情境户外活动等;建构出“学前儿童创造教育的情境驱动模式”:第一,带入情境——教师采用不同形式将儿童带入情境,或巧设提问,或巧用音画,或投身实践;第二,凭借情境——创设文学探究情境,助儿童的形象思维发展;创设艺术探究情境,让儿童的灵性思维发展;第三,融会情境——在体验中塑造创造性人格,让儿童沉浸于“丰富、新颖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接受“真、情、思、美”的濡染;第四,拓展情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拓展野外情境课程,推进主题大单元活动,切实提升其创新能力。

 

二、从倡导学前儿童“快乐高效地学习”出发,发展“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

       学前情境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宗旨,以“儿童为本”,核心素养从小培养,依据儿童创造力的目标诉求、时间表征、空间特质和主体关系,采用整合教育、解放教育、体验教育、共情教育原理,精心开发了情境驱动模式的操作策略:一是以释放天性为前提,“玩中学”。将游戏理念和游戏精神融进教学过程,在游戏中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二是以活动探究为载体,“做中学”。注重项目式学习,让儿童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探寻、感悟和掌握方法。三是以观察世界为基础,“美中学”。引导儿童体察自然,体验生活,体味艺术,领悟多彩世界的神奇与神韵,以审美体验诱发儿童的创造力。四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疑中学”。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儿童大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构想,勇于探索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奥秘。五是以激发情感为动因,“乐中学”。精心营造“美、智、趣”的教学情境,让儿童享受学习的快乐,产生创造的内驱力。

      44个来自幼儿园的实践课例有力地证明了学前情境教育奠定了儿童的文化基础,通过各领域的启蒙教育,积累文化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在多样化活动探索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快乐高效地学习,倡导健康生活,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如大班民间艺术活动《花布秀》中,从欣赏南通的民间艺术蓝印花布制作的衣服、头巾、背包、扇子等入手,用“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角色游戏情境激发儿童用蓝印花布创意打扮自己的意愿,教师提供三角形、扇形、花形等多种形状、大小不一的花布,让儿童探索出用缠绕、打结等方法将花布固定到自己身上成为服饰,再提供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废旧物品,如夹子、皮筋、发夹、草帽、游戏圈、毛线、小盒子、画报等,让儿童自由联想,组合完成更多的创意打扮,最后以T台秀的方式,做出各种出场方式和造型,相互展示欣赏。儿童在优化组合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朴实的粗花布在孩子的小手中变化出各种创意亮点,展现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披风、花裙、头花、项链、袈裟、围兜、帽子、腰带等;并为自己的打扮想象匹配角色:超人、嫦娥、新娘子、和尚、铠甲勇士等。儿童沉浸在蓝印花布的民间艺术情境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三、从走好“科学研究最后一公里”的学术追求着眼,形成学前情境教育的“三级推广体系”。

       王灿明教授的科研团队在李吉林情境教育基础上守正出新,继往开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对此,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吸纳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借鉴西方创造力汇合理论、具身认知和教育神经科学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学前教育之中,显著提升了儿童创造性思维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吴念阳教授评价“该课题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认为该项目“为学前专业教师更好地开展情境教育和创造教育,以及深入推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门成立情境教育研究会,下设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办公室、学研部、宣传部、外联部、实践部、信息部、活动部等7个部门,高校教师、大学生与幼儿教师协同创新。2016年,研究团队集10年之功出版国内该领域第一本专著《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困境,探索五大领域以及游戏活动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新理论、新策略、新模式,开辟学前儿童创造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另一本著作《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研究》为四年实验研究的最终成果,即将出版。研究团队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发表论文15篇,得到《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科技报》、《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王灿明教授的研究生团队也得到极大锻炼和提升,他们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理论版)》、《教学与管理》等报刊发表相关论文17篇,荣获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2名。

      目前,研究团队已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实验成果的应用推广上,科研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以期形成“南通——江苏——全国”逐步辐射的三级推广体系。通过学术讲座、现场观摩、课例研讨及名师送教等多种方式,将实验成果公益推广到南通市18所情境教育实验幼儿园,每周由3名学生核心成员和1名高校教师组建实践小分队,走进幼儿园开展学前情境教育的专题研讨。作为江苏省内推广的“种子基地”,今年暑期,南通大学研究生会又与苏南、苏中、苏北的9家优质幼儿园(市区、郊区、县区各1所)成功签约,开展为期1年的公益推广,稳步进行项目的二级推广。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教授介绍到,学校积极创设的大学生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将优秀成果推广到学校与社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大学生成为践行“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当代优秀青年。研究团队已经在各地开展专题讲座15场,展示优质学前情境教学活动17次,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实验设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连云港市海韵幼儿园周玉琴园长说:“感谢南通大学的研究团队给我们送来了情境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操作,为我们改变传统、保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南通市教育局金海清副局长对本项目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性和实际运用性,从一个已经成熟的并且已经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学派,生发出新的研究的枝条和根须,是对情境教育研究和情境教育学派新发展的深化。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认为,本项目研究充满了成长性与生活气息,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校实际需要的发展需求以及教师的成长综合进理论研究之中,开创了情境教育研究的新局面。

     以学前情境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像李吉林老师对研究团队的殷切希望一样,希望项目组成员能够在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保护孩子的灵性、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王灿明: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专家,江苏省情境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儿童创造教育研究,主持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创造教育》,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中外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以及《畅销书文摘》、《文摘周报》、《教育文摘周报》转载。出版专著4部,合著译著32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儿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出版商务周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教育》《美中教育评论》等多家媒体发表书评。研究成果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专著《儿童创造教育新论》荣获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一等奖。